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吾爱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中华第一帝国 -> 255:两广

255:两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TRL+D 收藏:吾爱文学网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阅读

    对于这支花费了重金打造的神秘部队,王思锐对于他们的要求可不仅仅只是精锐这么简单了。

    事实上,这支部队就是完全按照后世的特种部队来打造的。

    无论是装备,亦或者是待遇,全部都要比现在的部队高出了不止一个等级。

    殊不知,从一开始的四百人,到一个月之后的八十七人,王思锐投入到这支部队身上的资金,已经足够给一个团的部队发军饷了。

    虽然目前部队的人数被缩减到了八十七人,但是对于预算,王思锐却并没有削减,反而是继续稳定在了之前的经费数额上。

    当然,有了好东西,那么就一定要尽快的将其产量化生产,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成本,甚至是让自己的汉军能够引领世界陆军潮流。

    但事实上,仅仅只是为了凑齐这八十七人的装备,就已经是让王思锐头疼不已了。

    超科技所带来的好处必然是显然易见的,看看这八十七人的火力配置。

    一个班配备一支狙击步枪,九支突击步枪,十把手枪,一共六十枚手雷。这样的火力配置,简直可以用变态来形容。

    可缺点也同样的很明显,目前效率低下的运输环境,产量严重不足的兵工厂以及弹药厂,都无法为部队全面换装提供保障。

    即使目前的工业规模,在全力生产的情况下,也仅仅只能勉强保证目前部队所需要的物资。

    像突击步枪这种吞弹大户,大规模的装备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事实上,这八十七人的装备,也全部都是由科研所那边直接生产的,毕竟那边是搞科研的,小规模的生产一些装备还是没问题的。

    可如果当你知道搞出这些装备所花费的代价是多少的话,那么一定不会再去纠结为什么不全面换装了。

    简单点说,十支狙击步枪。

    狙击步枪必须要挑选质量最好,各个参数都排名靠前的来组装,虽说他们是科研室,但毕竟没有搞过这个,王思锐给他们提供的指导意见也是比较懵懂的。

    毕竟王思锐又不是科研人员,他最多也就只能为科研所提出武器装备的要求,以及研究的方向,让他直接告诉参数,这个显然是不可能的,王思锐也只是个人,而不是神。

    就是这十根枪管,科研所那边就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日夜不停的制造了近千根枪管,最终才从这近千根枪管里面勉强的挑出了十根还算是合格的枪管。

    至于那些没有被选中的枪管,则是直接报废回炉,重新冶炼成钢铁继续研究。

    瞄准镜方面的技术也并不怎么成熟,这个虽然比枪管要稍微好一些,但也制造了三百多个瞄准镜才挑出了十个效果最好的。

    余下的则没有像枪管那样奢侈,而是经过了改装之后,变成了双筒望远镜,将会被配发到各级部队里面。

    在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仅仅只是这十支狙击步枪的代价,若是换成毛瑟步枪的话,所浪费掉的材料足以制造一千支步枪。

    突击步枪那边就更恐怖了,因为都是零件组装的,所以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多数都是零件方面并不融洽,结果导致枪支出现了问题。

    最终更是亲自打磨之后,这才挑出了一百支步枪,送了八十支到军营,余下的二十支则留在研究所继续研究改进。

    就连科研所都不能保证在生产这两种步枪的时候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功率,甚至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成功率。

    这要是直接去量产的话,王思锐手里又有多少资源能够让他们去挥霍的?

    更重要的是,就目前这个阶段,汉军所装备的毛瑟步枪已经算是世界最先进的步枪了,他也没有理由这么快的就去换装更先进的自动步枪,从而拖累自己的后勤。

    所以,精锐化,小规模,这就是王思锐目前的打算,在科研所那边彻底的摸清楚这项技术,能够确保量产的成功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之后,王思锐才会考虑全面换装。

    当然,至于这种逆天的武器,王思锐也没有装备自己的警卫部队,毕竟太耀眼了,要是让洋鬼子们看到了可就不妙了。

    所以,王思锐的警卫部队还是原先的老一套,一支毛瑟步枪,腰间挎着两支毛色手枪,火力方面倒也算是强悍。

    安排完了事情之后,王思锐便返回了京城。

    离开了一个月的时间,京城那边也是堆积了大量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

    至于军营这边,将会由王思锐的贴身侍卫王林亲自负责,训练大纲也早就交给了王林,一些注意事项也挨个的叮嘱了一遍,与王林一同留下来的,还有十名警卫。

    其实这些都是兼职教官,他们只是监督的,具体该怎样王思锐也都教过这些精锐,就是让他们自己相互学习来着。

    王林直接点出了十个名字,然后将狙击步枪授予了他们。

    这十人是王思锐在观察了一个月之后做出的决定,王林只是按照王思锐的要求去做,并没有去管这么安排是否合理。

    然后其余的人每人发放了一支03式突击步枪,总之,除了手雷以及弹药以外,各式武器装备,包括军服也都按照王思锐的要求逐一发放给了他们。

    按照计划,每个小组有十个人,一正一副两名组长,一名狙击手,一名观察手,观察手配备双筒望远镜一支。

    如何分配兵力?这一点是王林和王思锐一起商量出来的,根据各个士兵不同的优缺点,尽可能的平衡每一个小组的实力,让他们之间形成互补。

    分配完小组之后,便是直接解散了,今天就是让他们熟悉武器装备的,等到明天才是真正的训练。

    …………

    遥远的广州,尽管北边的汉军已经开始了南下,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占领了江南数省。

    在广州以北的几个省份,早就人心惶惶,无时无刻不在担忧汉军何时将会攻入自己所在的省份,而以他们的力量,又是否能够抵抗的住汉军的攻势?

    不过在广州城内,这里的百姓却是比较淡定,似乎北边发生的事情根本就不管他们的事情似的。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小商小贩的叫卖声,路边百姓的砍价声。

    街道两旁的早茶铺更是坐满了人,里面时而传来一股股的掌声,伴随着一句句的戏剧。

    商家百姓倒是挺淡定的,可是作为代理两广总督的德寿却始终淡定不起来。

    原本这个位置是轮不到德寿做的,但是去年下半年两广总督陶模病重去世,而朝廷那边也早已被王思锐控制,加上王思锐无心管辖南方各省,在一个,德寿他们也没有将陶模去世的消息汇报给京城。

    所以,名义上两广总督还是陶模。

    但是实际上呢?在英国人的支持下,德寿成为了两广地区的主事人,因为之前德寿已经先后两次代理过两广总督这个职位,加上其本身就是广东巡抚,无论是人脉还是影响,都能够迅速的稳定住两广地区的局势。

    而对于王思锐控制朝廷一事,也是让德寿很不满意,甚至数次曾想发兵勤王。

    但是在英国人的劝说下,德寿还是忍了下来。

    而随着汉军开始南下,德寿再也是忍不住了。

    历史上德寿只做过一次正式的总督,而且还是漕运总督,作为满人,为何三次代理两广总督,最终却始终没有能够坐稳这个位置呢?

    其实单单只是看看德寿的履历便能看出一二,德寿此人对于朝廷的忠诚还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能力方面却有很大的问题。

    套用一句古话,那就是看家有余而不足治家。

    这也是德寿没能坐稳两广总督的根本原因,而王思锐的出现,加上英国人的帮助,等于是间接的帮助了德寿坐稳了这个位置。

    而所付出的代价,就是默认英国人在广东地区的一些所作所为。

    而一听说汉军南下,德寿便是再也坐不住了,尽管两广地区距离汉军还有一段的距离,可德寿却很清楚,以他目前的势力,是无法抵抗汉军的兵锋的。

    那么也就是说,德寿要想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只能阻止汉军南下。

    而德寿唯一的屏障,便是英国人,可英国人这一来一去的也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对于德寿所提出的要求却并没有任何的回复,相反,对于英国在两广地区的利益,英国人却没有丝毫的放松。

    这让德寿心中很是不爽。

    而德寿满人的身份,也注定了他无法直接向王思锐投降。

    因为一旦他投降了,不说英国人会不会放过他,就是天底下的那些满人同袍们也绝对不会放过他。

    殊不知,这几年来南方各省的满人早已成立了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的目的就是推翻王思锐的统治,重新恢复满人的江山。

    而两广,作为距离京城最远的地方,加上英国人的帮助以及港口,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个组织最重要的根据地。

    “大人,英国人来了!”

    PS:感谢大军2016兄弟的打赏支持!顺便求下推荐票呗……发现好像俺不求诸位就不给啊,郁闷……(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