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吾爱文学网 -> 都市言情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两百三十三章 粮食钱财

第两百三十三章 粮食钱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88508苟出一个盛唐最新章节!

    留在长安的朱友文并未受到苛待,一个文人,也经不起皇城司的手段。

    就在李晔以为朱温遗忘这个义子的时候,寇彦卿终于回返长安。

    不过不是二十万石粮食,而是五万石,还要释放历次大战中的梁军俘虏。

    虽说漫天开价落地还钱,但朱温实在太小气了,连王建都弄了十万石粮食,身处中原的朱温没理由拿不出二十万石。

    至于俘虏,李晔谈都没谈,以现在关中的缺人程度,不可能放他们回去。

    再说很多俘虏在忠义堂的教化下,已经转变了。

    最后谈成三万石粮食换朱友文一人。

    这个结果勉强能接受,朱温儿子加上义子十几个,杀了也没用,还不如换粮食实在。

    进入十月下旬之后,天气一天天变冷。

    北风呼啸,但就是见不到雨雪。

    从六月底到如今,关中下的雨屈指可数。

    冬天没雪,既意味着来年必生虫灾、旱灾。

    虽然有洛阳和蜀中的粮食,但如今关中的人口也在攀升。

    “葛从周大军屯驻唐州,细作散步荆襄,赵匡凝已经不敢再卖粮食给我们了。”赵崇凝低声道。

    以现在关中储藏的粮食,勒紧裤腰带,挺个两年没问题,但想有进一步的动作却是别想了。

    “找王建买。”蜀中从古至今就是天下粮仓,唐军大军屯驻在山南西道,王建不敢不给面子。

    “陛下,臣建议只封赏有功将士,不宜大肆封赏全军。”赵崇凝谏言道。

    “嗯?”李晔眉头一皱,他不喜武人干政,但也不喜欢文臣干预军事。

    赵崇凝无视李晔的不快,“历次大战,陛下赏赐丰厚,将士奋勇,但长此以往,形成定式,士卒无赏不战,无赏而怨,是害国家矣。况且朝廷军俸已经很高,若是在再大肆封赏,朝廷负担加重,望陛下深思。”

    李晔的一大好处就是听人劝,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瞬间就想起李从珂李从厚兄弟俩争位,李从厚困守凤翔孤城,金钱开道,沿途许诺攻下洛阳每人赏赐一百缗钱,就这么一路畅通无阻走进洛阳城。

    成事之后,搜刮洛阳全城也凑不齐,逼死无数百姓。

    甚至连太后、太妃所用的器皿、服饰、簪环什么的全部搜刮了出来,还是不够,士卒怨恨,编了一首歌谣:“除去菩萨,扶立生铁。”

    国家搞成这个份上,不亡才是怪事。

    “可以。”李晔从善如流。

    唐军的军俸已经很高,粮食不会凭空得来,士卒多拿一分,百姓就会少一分。

    李晔接手的唐廷,本就是烂摊子,只剩一座长安,连腹心之地的同、华两州都封了节度使。

    只不过在李晔的带领下,一路攻城掠地,才掩盖了财政的困局。

    特别是盐池的收复,让唐廷回了一大口血。

    但如果不能形成可持续性的发展,大唐不可能复兴。

    就算要如草原天骄一样杀伐天下,以战养战,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和基本盘。

    李晔个人觉得历代王朝的崩溃,大部分都是财政的崩盘。

    玄宗没钱,对内启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刮钱能手,对外将包袱甩给节度使。

    包袱甩了,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渔阳鞞鼓,矛盾爆发,盛唐为之陪葬。

    到了唐末,国家财政已经十分艰难,懿宗还在大肆崇佛,天下怨声四起,民不聊生,饿殍遍地。

    懿宗视而不见,嫁同昌公主,费钱千万缗。

    也许是民脂民膏里的怨气,让同昌公主无福消受,没过几年便香消玉殒,懿宗厚葬,史载:“以服玩殉葬,每物皆百二十舆。锦绣珠玉,辉焕三十余里。”

    如此朝廷,百姓如何不反?

    黄巢大乱,失去江淮江南输血,唐廷势力只能退居关中,然后僖宗又弄丢了河中两块盐池,没有钱,唐廷最终连关中也罩不住了。

    对于朝廷没有大规模封赏,军中果然起了风言风语。

    不过李晔早有准备,令忠义堂四处做工作。

    取消大规模封赏,不是取消封赏,有战功的将士该有的还是有。

    有功则赏,有过则罚。

    士卒也无话可说。

    后世子弟兵迈过鸭绿江,小米加步枪,一口雪一口炒面,不是照样干翻了天天牛肉罐头巧克力的西军?

    当然,李晔没本事把唐军弄到那个地步。

    但是经验可以学习。

    加强将士的荣誉感,和对大唐的认同感,才是李晔要走的路。

    军中大量伤残的将士被召集起来,李晔亲自挑选其中有表演天赋的,教导他们说书,这些老兵伤兵才是大唐最忠实的拥护者,其他嘴拙之人,则编成教导都,负责长安的巡逻,已经辅军的训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断手断脚的将士比说书先生更有说服力。

    自从张浚被封为忠义左使之后,天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各营演说,嘴皮子发挥到了极限。

    军中年轻将士被其鼓动起来,要为国杀敌,征战四方,封狼居胥。

    李晔偷偷听了一场,不得不说,这人若是在后世,就是传消奇才,一张嘴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能说出花来。

    士卒热血沸腾,倒是把李晔吓了一跳,鸡血这么打下去,迟早会出事。

    现在关中唯一不明朗的就是朔方军,干脆把他派去灵州当监军。

    忠义堂是李晔手上的一张王牌,后世舆论和思想攻势都如此犀利,更何况是唐末?

    除了忠义堂,李晔直接控制的还有皇城司、军功曹、骁骑军、亲卫都、皇庄。

    辅军由张承业打理,藩镇财税由韩全晦管,政务则由政事堂共议,唐军后勤由枢密院管理。

    唐廷的枢密院相当于荣养院,里面供奉着王行瑜、李思敬、李继岌等一帮大佬。

    目前的唐军分为禁卫军、神策军两部,都属于天子亲军,李筠、周云翼、高行周、杨师厚、拓跋云过各领万军,防守各地。

    手上兵力早已超过指挥使的范畴。

    随着唐廷的崛起,七万战兵显然不够用了,要防范的地方太多,山南西道、凤翔、浮云城、陕虢、蒲阪、兴唐府、崤函道。

    地盘上,唐廷已经不弱于朱温。

    河朔三镇,大者七八州,小者三四州,动辄十万大军。

    平卢王师范也才五州之地,就弄出了十几万大军。

    如今关中差不多三百五十万的人口,再扩充两万大军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盔甲军械有些供不应求了。

    连场大战,对军械的损耗也是惊人的。

    只能等待将作监的打制,好在将作监连发弩进展缓慢,打造盔甲兵器还行,一个月能出一千件盔甲,八百把横刀,九百把长矛。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章节错误?点此举报